Guided surgery世界裡的Terminology and Logics
當我們談論到數位植牙學(Digital Implantology)的時候,絕大部分是指電腦導引植牙手術(Computer guided implant surgery) 的這個概念,雖然贋復物製作 (Prosthesis Fabrication)也是 Digital implantology的一環,但是本文暫時以整個 Computer guided implant surgery的流程為解說的重點,共分成 computer、guide、implant、 surgery四個部分來討論。
Computer
電腦,是數位化流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它分成硬體和軟體的兩部分,我們先講硬體的部分,最關鍵的工具即是電腦斷層這台機器,因為技術的演進,使得電腦斷層機器的大小已經是一般牙科診所空間所能負載,再加上量產化,價格也越來越不會高不可攀,然而它就像所這個治療計畫的基石一樣,它的規格往往決定了後續的可擴充性,譬如,本來因為預算有限,所以買了一個涵蓋視野FOV(Field of view)較小的機器,但是如果後來,想要製作手術導板,因為導板是需要週邊組織支撐的,若是掃描範圍涵蓋不了夠多的週邊組織,那導板的支撐部份將會極其受限,又或是解析度不夠高的電腦斷層機器,在手術導版製作上的誤差範圍將會相對的增高,這也是手術醫師不樂意見到的結果,所以,如果買電腦斷層的選擇上,舉例來說像廠商Sirona這樣子,垂直整合所有牙科數位工具,所以擴充性是不用擔心的,不然的話,醫師們一定要清楚買了A廠的CT,一定會有內建診斷用的看圖軟體,但是不一定會有A廠本身能模擬手術的手術計畫軟體,好在現在有很多開放式軟體可供使用,譬如:Simplant,甚至,協助醫師製作手術計畫、手術導版製作的服務也有,但是CT的影像品質和涵蓋視野(FOV)還是很重要的,若是達不到要求,是會被退貨的。基本上,它是希望手術者藉由在電腦裡虛擬置放植體這樣的動作,腦袋中先預想過一次虛擬的手術,並藉由虛擬贗復物來看看,當下的狀況是否真能夠植牙?而不是在手術過程中才發現問題,既使植體(implant)放得上去,但是做不出合適的假牙,才是這個workflow的臨床醫學價值。
再來講軟體的部分,舉例來說像是Sirona公司的 Galileos Implant, Nobel Biocare公司的 NobelClinician, 這些都是可以安裝在診所CBCT電腦裡的手術規劃軟體,雖然所提出的操作介面不盡相同,但基本原理是一樣的,軟體一定提供最終贋復物的虛擬影像(不管它是由傳統模型刻蠟製作取得,或是在CEREC 內模擬長出),它終究是一個贋復導向(Prosthetic driven)的流程(workflow),手術計畫者再依照最終排牙位置( final tooth set up) 的允許範圍內去放置虛擬植體,當然這個植體的長短、寬窄、外型和將來欲放置的植體是一樣的,手術者可先觀看植體周圍骨頭的幾何構造還有和鄰牙的關係,決定植體的置放軸向和深度,這一點大概是臨床手術時手術醫師比較難在手術時判斷的部分,所以電腦模擬手術,幫我們先達到了植體三度空間位置的判斷,這可以減少非常多的手術時間,尤其是在種植相鄰兩顆植體以上。這些軟體通常都有可擴充性,可載入世界上各大主流植體廠牌的植體和支台齒的資料庫,所以若有意將來要以原廠提供的stander abutment或是 angle abutment做贋復時,這時就可以讓虛擬植體接上支台齒,看看在final prosthesis的架構上是否可行?要是不可行,可以改變成使用客製化支台齒,像這種狀況就可以在模擬手術時預先知道。再來像是如何避開下顎神經管(mandibular canal)、頦孔(mental foramen)、上顎竇(maxillary sinus) 這些危險區域,也可以在虛擬手術裡做完善的計畫。到此為止我們已完成大部分CAD( computer aid design)端的工作,這是我們醫師熟悉比較偏biology(生物)的部分,接下來的部分是我們醫師比較不熟悉,相對比較mechanical(機械式)的部分,我以 CEREC guide 2的workflow來當範例表達我想表達的設計原則,我說的是原則,因為不同的 surgical guide template 搭配不同的 guide surgery drilling protocol 會有不同的組合,所以,請把握原則就好。
由上面這張圖,我們有兩個數值要決定的,一個是「套管的孔徑大小」,一個是「套管的垂直高度配置」。
套管孔徑大小考慮的變因有:1.部分導航(partial guided) or 全程導航( total guided surgery) 、2.植體管徑大小 、3.與相鄰自然牙所剩餘空間、4.連續相鄰兩顆植體的空間分佈。雖然在剛剛虛擬植體置放時,圖形上會顯現出預留套管空間的 safe margin圖示,但是此一動作並未與 InLab端,技師端的手術模板設計有連動設計,簡單來講,可能植體擺放的位置,周圍空間不足,而會在模板設計軟體端出現警示回饋,提醒調整手術計畫,不然無法設計,通常如果這是 CEREC這種in office system,我們就馬上調整手術計畫就好,但是如果今天surgical template 是委外製作,這個錯誤可能要廠商收到手術計畫開始動手設計以後,醫師才會被廠商通知要修改。而要怎麼修改,就看手術醫師,把上述四項變因的優先順序,在心中如何排列,而得出新的手術計畫。我個人的優先順序會是,與相鄰自然牙的空間為優先,也就是說,我願意改成管徑比較小的植體,或是我partial guide就好了,若是剛好遇到相鄰兩顆以上植牙,那我有多少space(Mesial-distal)能利用是最重要的,total guide不一定那麼重要,植體大小( implant diameter),夠用就好,因為穿齦構造(emergence profile)是靠植體平台(platform)在牙齦下的深度,和鄰牙的接觸點(contact point)和客製化癒合帽(custom made healing abutment)所塑造出來的。套管的垂直高度配置:在 CEREC guide 2 系統裡,即是被命名為D2值,而 D2= drill長度-1mm ( 1 mm即是 key的厚度)
Guide
這裡指的是 surgical guide template,手術導引模板,簡單的以下表來表示:
我們前面 CAD(電腦輔助設計)端,利用植牙模擬手術軟體把欲植牙的三度空間標示位置後,可以將檔案傳給模板製作廠商,廠商再依照我們所委託的計畫,製作出模板,模板可以用研磨製作出來也可以3D列印出來。
Implant
不是所有的植體系統都有生產導引手術套件( Guided surgery drill),若是沒有的話,只能做到partial guided surgery,相當於用第一支pilot drill或是2.0mm drill作位置導引,後面就純手動植牙窩洞備製。但是也有情況是,同一家廠牌不同系列的植體,擁有不同的導航手術窩洞製備流程( guided surgery drilling protocol) 和drilling key set, 譬如:Nobel Biocare 的 Active 和 Replace 就有著不同的 guide surgery drilling protocol 和 drill set。
Surgery
手術端非常仰賴臨床照片,影片來解說和分享,這部分可能無法在公開場合分享,大原則就是:
1- 手術導板分成 Tooth support, Mucosa support, Bone support 和 Implant support
牙齒支撐式導板
粘膜支撐式導板
顎骨支撐式導版
2- 手術醫師的手術計畫也可選擇部分導引手術(Partial guided surgery) 或是全程導引手術(Full guided surgery)
悅庭牙醫診所所使用的Nobel Biocare Implant System提供了全程導引手術支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