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槽脊保存術 (ridge Preservation)
目前我們對於植牙計畫的評估,會從一開始的拔牙準備出發,而拔牙傷口的處理,是為了後續重建做考量。過去,我們必須等拔牙傷口癒合再視當下情況決定重建方式 (實際上是病人無法想像把時間縱軸攤開來看,人體自然的變化),ex: 活動假牙、牙橋、植牙的不同選擇。現在有了電腦斷層(CBCT) 的輔助診斷,我們可以在拔牙前就預估傷口的缺損狀況拔牙窩洞(socket),並在拔牙動作前就擬定好治療計畫而達到較理想的治療結果。因此,有計劃地拔牙和拔牙後的傷口處理是很重要的。
另一個拔牙傷口處理的重要性是考量到後續植牙的長期成功。多年前我們著重在植體表面處理,或糖尿病、吸煙、骨質疏鬆等疾病對質牙成功的影響。而今天我們發現在這些條件不好的病人身上,植牙也可以達到相對穩定的結果。所以當今植牙學的焦點著重在植牙的長期穩定。
還有一個議題是這些植牙的美觀是否都能夠良好的維持?植牙的失敗除了功能性的失敗還有美觀的失敗。當然美觀的失敗也會導致繼之而來的功能上的問題,ex: 薄生物型牙齦(Thin bio type gingiva) 的病人,牙齦會露出底下植體的灰色部份,要是有更進一步的萎縮,就會有部份的支台齒部份露出來,要是有進一步的組織萎縮,可能就會露出植體的螺紋,細菌附著於植體的粗糙面,醫師就得花費更多的時間處理植體周圍炎,這樣就不只是美觀的問題,最終可能會面臨植體的喪失。因此在問題發生之前,我們就應該先設想如何盡可能的使軟組織與硬組織能夠穩定,這是在我們拔牙之前就要考慮的事(也許無法完全違抗大自然的力量,但起碼在時間的縱軸上,我們可以多一分努力)。
人體在拔牙後所造成的齒槽脊的改變,不管是水平方向的或是垂直方向的變化,很不幸的都會有萎縮的情形發生。並造成後續的贋復困難,不管是固定假牙、活動假牙或者是植牙。尤其是植牙的部份,在過去的20年之間,我們一直持續尋找是否能在拔牙後減少齒槽脊的外部吸收和增加拔牙窩洞內部骨頭生成的方式。而這個觀念廣義來講則被稱作「Ridge preservation」齒槽脊保存術。在2011 Osteology Consensus report 中定義了ridge preservation = preserving the ridge volume within the envelope existing at the time of extraction. Ridge augmentation = increasing the ridge volume beyond the skeletal envelope existing at the time of extraction. 多種不同用來達成 ridge preservation的技術都被嘗試過並研究過,且各式不同測量齒槽脊吸收的方法也在許多的研究中被使用。在(Tan 2012) 所作的systemic review,關於拔牙後齒槽脊上軟硬組織的變化(12個月),拔牙後3個月傷口的癒合過程呈現了 alveolar bone horizontal resorption在coronal crest 是 2.2 mm,而距crest 往apical 方向3, 6, 9mm處 bone resorption 的情況分別為 1.3, 0.59, 0.3 mm。到了6個月時 vertical bone resorption 約 11-22 %,而horizontal的方向約 29-63 %。若把軟、硬組織合在一起計算拔牙後 ridge的萎縮尺寸,在3個月時 vertical 方向甚至有增加了0.4 mm。在12個月時 vertical resorption 有 0.8 mm。軟+硬 在 vertical resorption 的方向在3,12個月時,分別為1.3和 5.1 mm。
以我個人的臨床經驗和文獻的系統性回顧,齒槽脊保存術( alveolar ridge preservation)是一個讓不適合立即植牙(Immediare Implant Placement)的拔牙窩洞,提供一個植牙功能穩定與美觀成功的治療選擇,不僅得到更多的角質化牙齦有讓延遲植牙(Delayed implant placement)的窩洞製備更容易,尤其是前牙美觀區,當然選擇怎麼樣的術式,背後最大的功臣之一就是可靠的3D數位化影像資訊。
可靠的3D數位影像,是一切數位植牙學( Digital Implantology)的基礎,唯有在正確的資訊前提之下,我們才能開始擬定計畫、校正計畫、驗證計畫和執行計畫。
留言列表